本文收錄於《科技、社會、人2》,2014年4月由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。
一、捷運可以是什麼樣子?
對於臺灣人來說,提到「捷運」兩個字時,腦海會浮現什麼?乾淨整潔的車站、令人驚豔的公共藝術與車站建築、一律靠右站的電扶梯、月臺上整齊排隊的人龍、嚴格的禁止飲食規定、高漲的房價、遙遙無期的通車日……這些都是臺北與高雄捷運帶給我們的意象,但這些特色一定是捷運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嗎?
首先,從「捷運」的這個詞開始,會發現「捷運」雖然翻譯自Mass Rapid Transit(MRT)這個來自美國的名詞,但不同國家、城市,會因為當初發展的歷史差異採用不同名詞:例如倫敦,為了與市區外圍的鐵路系統區別,而稱呼為「Underground」地下鐵,類似的還有日本的「地下鉄」、德國的「U-Bahn[1]」;巴黎則凸顯捷運專屬於城市,並與倫敦區別,選擇「Metro」。臺灣會以捷運來稱呼我們的城市軌道運輸系統,也有自身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與原因。